在汕尾市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大会暨
“青春相约”文艺晚会上的讲话
市委常委 宣传部长 杨青
(2009年4月28日)
同志们、青年朋友们:
在五四青年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伟大的五四运动九十周年,表彰全市2008年度五四红旗团委、五四红旗团(总)支部、全市优秀团干、全市优秀共青团员等一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一步动员全市广大团员青年,发扬五四精神,立足岗位、奋发进取,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投身到汕尾“蓝色崛起”的伟大实践中去。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各条战线的团员青年同志们,致以诚挚的问候!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九十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她孕育的“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像一面伟大的旗帜,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艰苦奋斗,勇往直前,为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专制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立了不朽的功绩。翻开我们汕尾青年运动的历史,我们同样可以看到,革命战争年代,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汕尾青年经受了生与死的考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艰苦创业的岁月中,汕尾青年经受了苦与乐的考验;改革开放新时期,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汕尾青年经受了得与失的考验。就是在各种考验和磨炼中,一代又一代的汕尾青年发扬五四精神,自觉地团结在党的周围,紧跟时代步伐,为汕尾的进步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近几年来,全市广大青年在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凝聚在共青团组织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立足本职,奋发向上,在全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任务需要青年们奋勇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需要青年们奋力开创。作为当代汕尾青年,大家一定要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新一代”的要求,努力去创造、去开拓、去奋斗。要大力弘扬五四精神,积极投身到火热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当中,让全市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富裕、更加文明的生活贡献自己的青春才智。借此机会,我向同志们提三点希望:
一、希望全市广大团员青年在服务汕尾“蓝色崛起”战略的生动实践中立志成才、建功立业
当前,我市正在实施的“蓝色崛起”战略,给共青团和青年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实现这一伟大的战略目标,不仅要靠党和政府带领全市人民团结奋斗,更需要全市的广大团员青年们奋发进取、扎实工作。这就要求我们青年人把握好三点:一是青年人要加强学习。不学习无以创新,不学习难以担当大任,不学习就要落伍。希望全市的广大团员青年,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增强不断学习的能力,勤于学习,敏于求知,不断从人类知识的宝库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提高自己。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自觉地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向老一辈学习,在改革和建设的火热实践中,砥砺意志、经受考验、修养品格、增加才干,真正把自己锻炼成为学有所长、业有所精的有用人才。二是青年人要艰苦创业。创业是富民之本。当前,我们正生活在一个需要创业、鼓励创业的社会,处于一个呼唤创业者的时代,我市全民创业的热潮正一浪高过一浪,广大的团员青年要把握时代的脉搏,勇于创业、善于创业,争当创业的先锋,要以团中央实施的服务青年就业创业战略为契机,在创业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将个人的追求融入汕尾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践当中,融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当中。三是青年人要锐意创新。创新是发展之源。青年是社会中最富有朝气、最富有创造性、最富有生命力的群体,汕尾发展的关键要创新,创新的希望在青年,促进汕尾经济社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一轮又好又快发展要求我们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各项工作要有新的举措,团员青年们就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大胆地创新,在创新实践中大显身手,创造佳绩,要善于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冲破一切条条框框的束缚,以敢于挑战前人,超越前人的勇气,积极投身全市各行各业的创新实践,在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等各个领域大胆尝试,有所建树。
二、希望全市广大团干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征程中找准定位、善有作为
面对新形势、立足新起点,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描绘了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宏伟蓝图。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要围绕大局、与时俱进、找准定位,把组织团员青年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出发,思考和谋划团的整体工作,从服务青年的角度审视和看待团的具体工作,把竭诚为青年服务贯穿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全过程,贯穿于团的工作和团的建设始终,把青年欢迎不欢迎、赞成不赞成、满意不满意作为我们开展工作、评价工作的标准。
第一、要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大局中找准定位。科学发展观鲜明回答了在当代中国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共青团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在团结引领广大青年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肩负着重要使命。这就要求共青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青年,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青年,坚定青年的理想信念;坚持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共青团工作的各个领域,努力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第二、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找准定位。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共青团作为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责无旁贷。这就要求共青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必须团结引导广大团员青年,深刻认识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道理,把广大青年的思想统一起来,把广大青年的力量凝聚起来,充分发挥青年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不断提高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能力,努力为构建“和谐汕尾”出力献策。
第三、要在服务广大青少年成长成才的需求中找准定位。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结构的不断调整、利益格局的不断变化和思想观念的不断更新,当代青年成长发展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多元、多变的趋势。青年既有学习成才的根本需求,又有就业创业、精神文化、权益维护等具体需求,同时,下岗失业青年、进城务工青年、贫困学生等相对弱势群体也有各自的特殊需求。这就要求共青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必须不断提高服务青年的能力和水平,竭诚做好服务青年的各项工作,切实赢得广大青年的充分信任和广泛拥护。
三、希望全市各级共青团组织按照增强凝聚力的要求进一步夯实基础、强化建设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团的各级组织是团的事业发展的基础,而团组织的凝聚力是其吸引力和战斗力的基础。共青团有凝聚力,才会对青年有吸引力;共青团有凝聚力,才能在团结的基础上形成战斗力。因此,按照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要求,进一步加强团组织的自身建设是推动共青团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新的形势下,我们在深入思考推动共青团事业发展的同时,也要深入思考共青团组织建设的一些基本问题,深入思考进一步加强共青团组织建设的新路子。
第一,要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全面增强团组织的内在活力。制度建设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根本性、战略性和长期性的重大问题,也是团的建设和工作的重大课题。构建一套适应时代要求、切合基层实际、规范完备的制度体系,提高共青团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对于新时期加强团的组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形势下加强团的制度建设,既要坚持科学性,又要注重适用性,既要增强系统性,又要维护权威性。要突出工作重点,着重在规范、创新和落实上下大力气,对现有的制度要加以规范完善,制度设计要力求切合实际和青年需求,对不适应形势发展的制度要及时修订补充、结合实际进行制度创新,同时,还要通过细化执行措施、规范执行程序、改进执行效果、强化监督检查来维护制度的权威,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从源头上增强共青团组织的内在活力。
第二,要大力加强组织建设,全面提高团建创新工作水平。全市各级团组织要正确处理好建设和工作的辩证关系,把团的建设贯穿于团的工作始终,以扎实的建设推动团的工作全面发展。一方面要进一步适应当前经济结构、社会结构、青年群体分布以及组织行为方式变化的新要求,在调整组织设置、构建新的组织网络和工作体系方面锐意创新,从而进一步扩大对团员青年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另一方面要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积极承担协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务的重要职能,在团的活动方式、作用发挥、工作推进以及资源获取等各个方面积极创新,进一步激发团组织的创造性和内在动力。
第三,要大力加强作风建设,全面提升团干部队伍素质。各级团干部要不断增强当好共青团干部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既要坚持不懈地学习科学理论和各方面的知识,不断拓宽视野,完善知识结构,又要时刻牢记胡锦涛总书记新时期对共青团干部提出的“忠诚党的事业、热爱团的岗位、竭诚服务青年”的新要求,努力做青年的贴心人;既要正确对待名利、权力和地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淡泊名利、拒腐防变,恪守道德、严格自律,又要始终保持昂扬向上、朝气蓬勃、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既要坚持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又要以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作风,多办实事,多讲实效,求真务实,在发扬过去形成的优良传统、巩固原有工作成果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当代青年的新特点、新变化,研究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从而使共青团的工作增强预见性,把握主动性。
青年朋友们、同志们!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开创汕尾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共青团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全市各级共青团组织和广大团干部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积极行动,牢固树立青年为本思想,提高做好青年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把广大青年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继承和发展五四精神,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全面推进“蓝色崛起”战略,实现汕尾新跨越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